youyichannel

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!

0%

聊聊缓存三兄弟:雪崩、击穿、穿透

数据一般都是存储在数据库中,数据库的数据一般是存储在磁盘中的,磁盘的 IO 速度可以说是计算机中最慢的硬件了。这种情况下,当用户的请求都访问数据库的话,请求数量一上来,数据库就很容易崩溃了,所以为了避免用户直接访问数据库,会选用 IO 速度更高的内存数据库(比如 Redis)来做缓存层,内存的 IO 速度比硬盘快好几个量级,这样也就大大提升了系统性能。

但是呢,引入了缓存层,就会有缓存异常的三个问题:

  • 缓存雪崩
  • 缓存击穿
  • 缓存穿透

缓存雪崩

通常开发时为了保证缓存中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,会给 Redis 里的数据设置过期时间,当缓存数据过期后,用户访问的数据如果不在缓存里,系统就需要重新生成缓存,因此就会访问数据库,并将数据更新到 Redis 中,这样后续的请求都可以直接命中缓存。

那么,当大量缓存数据在同一时间过期(失效)或者 Redis 故障宕机时,此时如果有大量的用户请求,都无法在 Redis 中读取,于是就会全部请求到数据库,从而导致数据库的压力骤增,严重的会造成数据库宕机,从而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,造成整个系统崩溃,这就是 缓存雪崩

发生缓存雪崩有两个原因:

  • 大量数据同时过期
  • Redis 故障宕机

针对于不同的原因,应对的策略也会不同。

大量数据同时过期

常见解决方案:

  • 均匀设置过期时间
  • 互斥锁
  • 后台更新缓存

1)均匀设置过期时间

如果要给缓存数据设置过期时间,应该避免将大量的数据设置成同一个过期时间。开发时可以在对缓存数据设置过期时间时,给这些数据的过期时间加上一个随机数,这样就保证数据不会在同一时间过期。

2)互斥锁

当业务线程在处理用户请求时,如果发现访问的数据不在 Redis 里,就加一个互斥锁,保证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请求来构建缓存,当缓存构建完成后,再释放锁。未能获取互斥锁的请求,要么等待锁释放后重新读取缓存,要么就返回空值或者默认值。

📢注意:实现互斥锁的时候,最好设置超时时间,极端情况下前一个请求拿到了锁,然后这个请求发生了某种意外而一直阻塞,一直不释放锁,这时其他请求也一直拿不到锁,整个系统就会出现无响应的现象。

3)后台更新缓存

业务线程不再负责更新缓存,缓存也不设置有效期,而是让缓存永久有效(逻辑过期),并将更新缓存的工作交由后台线程定时更新

但是需要明确的是,缓存数据不设置有效期,并不是意味着数据一直能在内存里,因为当系统内存紧张的时候,有些缓存数据会被淘汰,而在缓存被淘汰到下一次后台定时更新缓存的这段时间内,业务线程读取缓存失败就返回空值,从业务的视角来看就以为是数据丢失了。

如何实现呢?

第一种方式,后台线程不仅负责定时更新缓存,而且也负责频繁地检测缓存是否有效,检测到缓存失效了,原因可能是系统紧张而被淘汰的,于是就要马上从数据库读取数据,并更新到缓存。这种方式的检测时间间隔不能太长,太长也导致用户获取的数据是一个空值而不是真正的数据,所以检测的间隔最好是毫秒级的,但是总归是有个间隔时间,用户体验一般。

第二种方式,在业务线程发现缓存数据失效后,通过消息队列发送一条消息通知后台线程更新缓存,后台线程收到消息后,在更新缓存前可以判断缓存是否存在,存在就不执行更新缓存操作;不存在就读取数据库数据,并将数据加载到缓存。这种方式相比第一种方式缓存的更新会更及时,用户体验也比较好。

在业务刚上线的时候,最好提前把数据缓起来,而不是等待用户访问才来触发缓存构建,这就是缓存预热,后台更新缓存的机制刚好也适合干这个事情。

Redis 故障宕机

常见解决方案:

  • 服务熔断或请求限流
  • 构建 Redis 缓存高可靠集群

1)服务熔断或请求限流机制

因为 Redis 故障宕机而导致缓存雪崩问题时,这时可以启动服务熔断机制,暂停业务应用对缓存服务的访问,直接返回错误,不用再继续访问数据库,从而降低对数据库的访问压力,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,然后等到 Redis 恢复正常后,再允许业务应用访问缓存服务。

服务熔断机制是保护数据库的正常允许,但是暂停了业务应用访问缓存服系统,全部业务都无法正常工作。为了减少对业务的影响,可以启用请求限流机制,只将少部分请求发送到数据库进行处理,再多的请求就在入口直接拒绝服务,等到 Redis 恢复正常并把缓存预热完后,再解除请求限流的机制。

这种解决方案是在缓存雪崩发生后的。

2)构建 Redis 缓存高可靠集群

为了在缓存雪崩发生前做好预防,可以通过主从节点的方式构建 Redis 缓存高可靠集群。如果 Redis 缓存的主节点故障宕机,从节点可以切换成为主节点,继续提供缓存服务,避免了由于 Redis 故障宕机而导致的缓存雪崩问题。

缓存击穿

业务通常会有几个数据会被频繁地访问,比如秒杀活动,这类被频地访问的数据被称为热点数据。

如果缓存中的某个热点数据过期了,此时大量的请求访问了该热点数据,就无法从缓存中读取,直接访问数据库,数据库很容易就被高并发的请求冲垮,这就是缓存击穿的问题。

可以发现缓存击穿跟缓存雪崩很相似,可以认为缓存击穿是缓存雪崩的一个子集

应对缓存击穿可以采取前面的两种方案:

  • 互斥锁方案,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业务线程更新缓存,未能获取互斥锁的请求,要么等待锁释放后重新读取缓存,要么就返回空值或者默认值;
  • 不给热点数据设置过期时间,由后台异步更新缓存,或者在热点数据准备要过期前,提前通知后台线程更新缓存以及重新设置过期时间。

缓存穿透

当发生缓存雪崩或击穿时,数据库中还是保存了应用要访问的数据,一旦缓存恢复相对应的数据,就可以减轻数据库的压力,而缓存穿透就不一样了。

当用户访问的数据,既不在缓存中,也不在数据库中,导致请求在访问缓存时,发现缓存缺失,再去访问数据库时,发现数据库中也没有要访问的数据,没办法构建缓存数据,来服务后续的请求。那么当有大量这样的请求到来时,数据库的压力骤增,这就是缓存穿透

缓存穿透的发生的情况:

  • 业务误操作,缓存中的数据和数据库中的数据都被误删除了,所以导致缓存和数据库中都没有数据;
  • 恶意攻击,故意大量访问某些读取不存在数据的业务。

常见的解决方案:

  • 非法请求的限制
  • 缓存控制或者默认值
  • 使用布隆过滤器快速判断数据是否存在,避免通过查询数据库来判断数据是否存在

1)非法请求的限制

当有大量恶意请求访问不存在的数据的时候,也会发生缓存穿透,因此在 API 入口处需要判断求请求参数是否合理,请求参数是否含有非法值、请求字段是否存在,如果判断出是恶意请求就直接返回错误,避免进一步访问缓存和数据库。

2)缓存控制或者默认值

当线上业务发现缓存穿透的现象时,可以针对查询的数据,在缓存中设置一个空值或者默认值,这样后续请求就可以从缓存中读取到空值或者默认值,返回给应用,而不会继续查询数据库。

3)使用布隆过滤器快速判断数据是否存在,避免通过查询数据库来判断数据是否存在

在写入数据库数据时,使用布隆过滤器做个标记,然后在用户请求到来时,业务线程确认缓存失效后,可以通过查询布隆过滤器快速判断数据是否存在,如果不存在,就不用通过查询数据库来判断数据是否存在。

即使发生了缓存穿透,大量请求只会查询 Redis 和布隆过滤器,而不会查询数据库,保证了数据库能正常运行,另外,Redis 自身也是支持布隆过滤器的。

布隆过滤器参考资料:

结论:查询布隆过滤器说数据存在,并不一定证明数据库中存在这个数据,但是查询到数据不存在,数据库中一定就不存在这个数据。(存在一定的误判率)

总结